资讯 热点 聚焦 探测 工具 行业 公司 行情 市场 招标
您的位置: 首页>资讯 > >正文
2023-07-28 14:00:25 来源:人民融媒体

华阴老腔表演。人民网记者 孙挺摄

人民网西安7月28日电(记者孙挺)华县皮影戏、华阴老腔、同州梆子、澄城面花……走进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,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陈列在此。作为渭南市首个非遗展馆,除了展示非遗作品,还在处处挖掘、保护、传承着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

(资料图片)

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重点打造了民间文学展区,传统戏剧展区,传统音乐舞蹈展区,传统美术展区,传统体育、游艺与杂技、曲艺展区,传统技艺与民俗展区和关中四合院传习拓展区等七大功能展区。展出相关资料、服饰、剧本、曲谱、乐器、光盘、模型等实物近万件,展品覆盖到渭南市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重要非遗项目223项。展馆还运用数字化声光电与虚拟VR系统,实现了非遗文化互动式展示,系西北首家数字化展示传习馆,让市民群众体验非遗技艺,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,共享非遗之美,共助非遗传承。

华阴老腔表演。人民网记者 孙挺摄

华县皮影戏演员正在表演《老鼠偷油》。人民网记者 孙挺摄

华县皮影戏演员正在表演《老鼠偷油》。人民网记者 孙挺摄

华山戏法表演。人民网记者 孙挺摄

渭南风情泥塑。人民网记者 孙挺摄

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展示。人民网记者 孙挺摄

非物质文化遗产合阳面花。人民网记者 孙挺摄

非物质文化遗产合阳面花。人民网记者 孙挺摄

渭南风情泥塑。人民网记者 孙挺摄

标签: